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

水車達人-陳煥祥先生訪談



早期是日本時代我是受日本教育的,畢業於北埔公校39屆,之前上課都要用腳走的去上課,會經過
吊橋(吊橋已經拆掉了,然後才有水泥橋,最後演變成今日的南埔橋),北埔國小的位置還是一樣沒
有變動,以前走路快一點的話大約要花10多分鐘,之前也只有一條橋通往北埔。

當還沒有橋時,會走河堤旁邊的那條小路,先往下坡走在過河,以前過河的時候非常危險,下雨的
時候幾乎溪水會暴漲,如果水流太大的話,我們就會走『大份林』的山路,山路就造山型走,以前
走小路就必須繞山路在走吊橋回來,當我小時候唸書時走河邊這條路會比較近,要經過吊橋的話會
比較遠,而且遠蠻多的….好天氣的話就走河邊。

從前我們家所種植的田到大林村,需要走小路很小條的路,等我長大一點後,那條小路就經由我們
陳家就把它開成比較大條的路了。

我是召和4年出世,8歲就念北埔小學,當時的北埔事件我並沒有什麼印象,也對南埔並無造成多大
的災難和影響,但我父親知道北埔事件,他說:南埔人都沒有參與到南埔事件,如果真的有參與的
話,應該都會被殺到(受傷)吧!! 以前年幼我並不住在南埔,以前我阿公那時是住在水車附近也倚
靠水車附近生活,通往的山路是走大林那條小路。

童年生活的印象大多是農業生活的景象,家中每個人的工作都是以務農為主,耕茶園、耕田、還有
作房屋上的瓦片、砌磚…,所有的事務都要做,更何況我又是家中的老大,所必須傳承父親所交付
的各項家中事務。

我父親有5兄弟,我阿公還在時有大約50多位成員,共同住在舊家三合院中,就是現今住的地方,
所以這棟三合院的屋齡90多年是全在一起的ㄇ房屋,但前面那棟是後來才蓋的,以前就只有中間
這棟,年代比較久遠,是傳統大家庭所以大家都和阿公一起住,別看現在這棟還很新,其實房屋
有拆掉重建過,以前的泥磚屋經歷過大地震時就損壞了。

之後才燒磚重新蓋過新房子,那時我才7歲就發生了大地震,房子是都沒有倒但太高了很危險,我
印象很深,剛好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吃早飯時正在吃當時,家裡面的人都還沒出去工作,都已經起床
(醒了)所以沒造成太大的傷亡。921大地震比較大,早期時房屋的瓦和現在不一樣也比較高,屋上
的瓦片都用磚塊壓住,小的時候並不是很大塊的磚塊,我們的家人就有被砸到。

我也只能憑藉著我現在腦袋中的些微印象和你敘述,老照片幾乎是沒有的,農業生活連吃飽都是個
問題,只好不斷的辛勤工作賺錢補貼家用,所以早期照片都沒有拍到,況且以前要拍張照片是多麼
的不容易,還要請專門的照相官來拍照,不像現在科技那麼發達隨便照都可以,保存較為容易。

做水車是因為家中的農田位置比較高,如果沒有水車的話會沒有水灌溉農田,那上面的田地因為有
池塘所以不需用到水車提供水源,直接用池塘水灌溉即可;池塘就在大路旁,以前的池塘也比較大
所以水源充足,現在是因為鋪柏油路所以池塘變小了,所以上面的農田就取用池塘水,下面的農田
就取用水車灌溉的水。

你問我說:那時候怎麼沒有想到說在多做幾個水車灌溉多一點的農田呢?這問題很簡單阿,因為水
圳建置的關係,所以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水車了,在做水車過程的回億中,等我學會做水車時,我父
親就常常帶我ㄧ起去維修水車,還沒畢業大概12歲小學還沒畢業時,以前的水車並不像現在這樣,
不是用樹木做的,是用竹子做的,而以前也沒有鐵這種東西,是用樹木當成鐵來做,全都是用木頭
來製作,鐵是在20年前才有,往後我就改用鐵來做,改用鐵製作後就不需常更換,如果是用木頭做
則3個月要更換一次,水一直沖刷會不牢固。我是家中的老大,所以更要學父親所指導的所有事務了


雖然村內許多人都誇講我教育小孩很有一套,但我也只是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,給他們一個至少
唸得起書的環境,我的子女共有5個,4男1女,因為我自己務農,覺得自己沒什麼成就,就希望自
己的子女能更有成就一點,不要跟我ㄧ樣從事務農的職業,從前我的父親也很注重我的教育,我父
親的教育程度也還不錯,我只有念到小學,務農社會有唸到小學就已經很不錯了,畢業後就要幫家
裡工作賺錢,家裡有4兄弟也都要幫忙家裡工作。

當時我們家在內坪山上有5甲多的地種植樹木,(台灣杉木),政府都會補助獎勵,現在的話台灣杉
木就不值錢了,還有,以田地的部份有2分的田地最高紀錄採收了2千多斤的菜類,另外山上還有茶
園還自己製做茶葉,務農時期茶葉都會有工廠來收買,也有種植椪風茶,買賣茶葉算是最大的經濟
收入來源,工作也是以種植茶葉為主。

種樹木、種菜、採茶…,零零種種都是務農時期都要做的工作,還有砍樹木,並送至南埔的碳窯燒
碳,以前都是沒有瓦斯的,家家戶戶都是以燒碳為主,所以可以賣到好價錢,一窯來說可以賣到好
幾千元,不只我在做燒碳這個工作南埔也很多人在做,碳窯的位置在於水車再往裡面走過去,就在
大路旁的池塘附近,也是因為鋪路的關係炭窯也消失了,碳則是砍用相思樹的木頭,大坪的農地是
比較後期買的,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種水果,民國48年我種植椪柑,柿子較少,當時椪柑的銷路非常
好都外銷,價錢也相當不錯,至於稻 米和田的大部份時期就自給自足,雖然很辛苦但我都從小做到
大,也唯有努力不斷的辛苦工作賺錢,才能養活一個家,至於我自己的小孩小時候也都會幫忙家中
的事務,但有唸書時就以唸書為主,等唸書畢業後就已去外地工作,5個小孩中,老大在加拿大回
來了在台中,有一個在桃園,其他都在國外,女兒是老三,女兒住頭份在頭份交流道附近開氣車保
養場。

印象當中住在南埔非常的安全、安穩,都不會發生災難,也沒什麼較大的事件。所以也很感謝老天
爺的保佑,希望往後北埔南埔都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。

農田水利會已同意南埔水圳施工






[2009/08/28南埔訊]


農田水利會與水保局黎明顧問工程偕同南埔村村長等人,進行南埔水圳修繕工程的最後會勘,會勘

完後達成八項協議,並最後正式同意南埔水圳的整個修護計劃。整個計劃在經過多方協調和居民同

意,總共耗時四個月。除感謝這段期間南埔村民的配合之外,還感謝相關人員的辛勤聯絡,我們期

待接下來的施工能順利,讓水圳於下年度的第一期耕作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, 使南埔農業發展更上

一層樓。

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

文史調查─『衣櫃』裝盛衣物


櫃仔為以儲藏衣物為主的木箱子,上有蓋,下有抽屜,中間是較大空間的「暗格」,由正確密合
的各式榫頭,將木料一塊塊的接合構成。

早期的木製家具均為實心的橡木或檜木,質硬,木紋鮮明,少有蟲害,所以能保存很久。有較大
的分隔空間。

文史調查─『蔗架』背載器具


搬運的工具就是蔗架:

蔗架就是用兩支Y字型的木材用鐵絲固定,中間綁上一支竹片,上方可放置木材在山坡上,挑
柴非常方便,尤其是要休息時只要把一支腳放在地上,人不用蹲下來,要再移動時可說非常省
力,是山上搬運木材的好幫手。

文史調查─『籮鬲』謝籃、盛籃


「謝籃」又名盛籃,客家人稱「籮鬲」,以桂竹劈成細竹條精編而成。提柄用竹片及籐皮編製,
可手提,亦可用扁擔來挑。過去,謝籃的底層多放檳榔,淺層則放香煙,由新郎、新娘合提著敬
賓客。如今新婚禮不用,謝籃僅常見於祝壽或祭拜,可放豬腳麵、三牲四果。

拜拜時裝牲儀或喜事裝禮物送禮,是指昔日民間喜慶常用的禮器,是敬神、婚慶、送禮時不可或
缺的竹編或籐編容器,更考究的則更塗上中國漆並繪以吉祥圖案,代表了中國人濃郁的生活情感


地方的民俗文物,常反映著當地人民的風俗習俗、宗教信仰、社會生活事象。在台灣民間禮俗中
。凡當地廟宇神明壽誕或中元普渡、祈安三獻、做醮祭拜等節慶,或民間男女文定、婚嫁或喪祭
之「共普」等,均得以「籮鬲」盛裝「禮品祭品」。可見籮鬲在傳統的民間禮俗活動中,是多麼
重要的民俗文物。



籮鬲為竹片竹篾所編,周圍較高,用以盛裝食品,其形狀像個桶子,有提梁耳,提梁上方的中間
有藤編或竹篾編的圈耳,可穿入扁擔挑動。

文史調查─『禮盛』裝盛禮品


裝盛禮品或供品之用,是昔日民間喜慶常用的禮器,是敬神,婚慶,送禮時不可或缺的容器。
其數量也以2,6,12為主,避開奇數及4等不及利的數字。現在的社會習俗已有愈來愈簡單隆
重的趨勢,大多以借7個最多,鋪上囍餅店送的禮盛紙,簡單的百上聘金首飾,禮金炮竹,四
色糖,帽子,衣服,鞋襪就是一般簡單的六禮。

台灣婚俗在完成大聘之時,有所謂「扛」「辦盤的禮俗」,就是男方除了送聘金之外還要送聘
禮,女方也要回贈禮物,也在迎親的隊伍中有「扛」的人,這些禮物或嫁妝,都要用盛來裝搬
。是帶有提樑的長方形分層的箱盒,台灣的有大、中、小三種,大的需要二人穿棍扛抬,中者
一人肩挑两件,小者手提即可。本件大,底座寛濶著地,呈長方形,無足,盒有五層,無蓋,
底層直接與底座套槽固定,在扶頭上安裝立柱,旁有站牙扺夾,两立柱上安两塊圓孔横樑,以便
扛抬,層盒上漆成綠色,上書籃字,每層各寫二姓合婚,百子千孫。本件僅三層,另外二層可
能從另外的上拿來放上去,展示時只要三層即可,另二層不必展出。

文史調查─『籠勾』推動土礱


竹編「土礱」主體分上下兩層,外殼是竹子編織而成,中間還架構木板齒輪和不鏽鋼軸心,內
部用紅泥土紮實填滿,故稱之為「土礱」;它其實以多種複合材料製作,包括推動「土礱」的
「土礱勾」也是木製品。「土礱勾」的製作還真是一門學問,這支推動土礱的長勾,必須是一
根頭灣尾直自然成形的原木,而且大小也要適宜。

土礱的主體分上下兩層,外表以竹子編織而成,中間架構木板齒輪和不鏽鋼軸心,內部則用紅
泥土填滿,由於,用到土為原料,舊時才有土礱的名稱。除此之外,土礱還採用多種複合材料
,像推動土礱的土『礱勾』。

文史調查─『銘櫃』保險箱


擺設錢財或貴重用品是從前客家人的保險箱,銘櫃通常尺寸較大,可容納體積大,四方長型、
純木製木櫃,因用木製結構較不易損壞或變形,耐用年限較長,從前客家人家中幾乎都以木頭
製的家具為主。等收藏年份真的很久遠,更具有保值的價值,或許也可當成傳家寶喔!!

「櫃仔」為以儲藏衣物為主的木箱子,上有蓋,下有抽屜,中間是較大空間的「暗格」,由正
確密合的各式榫頭,將木料一塊塊的接合構成。

文史調查─『書記桌』木桌子


昔日客家民宅,往往在「廳下」(正廳)中央放置「神桌」,供奉神明及祖先,「神桌」造型簡單
,為長條形平桌,兩側不凸起,講究的人家,敬神的桌分頂桌與下桌兩層,頂桌又稱為「案桌」
、「神桌」放置神像、神龕、阿公婆牌(祖先牌位)、香爐、燭台、茶杯、花瓶、薦盒、香筒、香
旗等;下桌又稱「八仙桌」,為方形桌,放置祭拜神明或祖先用的牲儀、水果、木魚、薰爐等,
前掛「桌裙」裝飾。

文史調查─『天車』水運器物


筒車又稱天車,乃是把地上的水引上天而得名,中國明朝的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中便有文圖
介紹;簡單地說,就是在水車上裝設可盛水的筒,再利用水流的力量,帶動水車轉動,轉到低
處的筒,將水盛入筒中,到了最高處,水桶傾斜的角度,正好把水倒出,筒車旁引水的(木槽)
順利把水接走,引到需要灌溉的地方。

近百年前,客家人初墾鳳林,首要便是解決水利灌溉的間題;當時的電力和馬達仍相當罕見,
客家先民便架設天車,調鳳林溪或平林溪的水灌溉農作物,之後隨著抽水馬達的日益增加,這
種完全以自然之力,把水由低處引向高處的取水智慧,也日漸被忽略了,沒想到在二十世紀的
末期,竟然仍有客家人承襲了老祖宗動人的智慧,利用筒車來取水。

文史調查─『石舂臼』搗米


從前,科學不發達,沒有碾米工廠,更沒有家庭用碾米機,三餐吃飯必須用人力去舂米,而石舂臼
就是在當時唯一的舂米用具,也是家家不可缺少的東西。

石舂臼都為富貴家庭才有,而石舂臼除了舂米外,還可以用來粉碎農產品,製成粉麩,如花生仁粉
成花生粉、米碎成米麩、甘藷簽舂成甘藷粉等,至今仍有人繼續使用。

功用:把米、雜糧撞擊去殼或搗碎的器具。大型的石舂臼通常也是石磨之底座,兩者造型皆以完整
石塊雕鑿而成,是極珍貴的藝術品。中間下凹的舂米器具。小型石臼可用以搗碎藥草,較大型者可
去糙米外皮。

寫作石精臼,石臼為舂米的用具,可以搗去稻穀的殼皮。米街附近群置這些舂米的器具,地以器具
為名,稱之『石舂臼』。

文史調查─『焙籠』焙茶使用


『焙籠』是用竹片編成,直徑約60公分,高約60~65公分的圓筒形竹籠,上下無蓋,內有竹篩。
使用焙籠乾燥茶葉時,將揉捻後的茶葉,攤在焙籠中,每籠2公斤,置於焙窟上烘焙,焙籠放上
焙窟前,應先用雙手輕打焙籠數下,以防止茶末掉落到焙窟內燃燒發生煙味。初焙溫度為105~
110℃,初焙時應不斷將焙籠移出 焙窟翻攪茶葉,使茶葉乾燥均勻,初焙時間為3~8分鐘。

文史調查─『鋸子』切割農具


用鋸:使用鋸子時,要有墊木,並以手或腳固定所鋸木頭的另一端,以防滑滾產生意外,鋸身
需保持平整,不要彎曲,以免使鋸身變形。若鋸子有上油,則必先將油抹去後才使用。使用時
要注意鋸子的施力方向,鋸子推出時施力,拉回時則放鬆。

文史調查─『豬蔸』豬餵食器


養豬在農業社會時代,是重要的一項家庭副業,無論是自家飼養的「豬嬤」(母豬)所生,或向外購
買的乳豬,餵食必須用一種特製的工具,「乳豬餵食器」為圓形木盆,內圈為圓筒狀,為放置食料
處,底座中空,以利食物流到外圈,方面乳豬食用。

文史調查─『石豬槽』餵食器


當乳豬長大後,吃相粗魯難看,木製的食槽,因重量太輕,亦被打翻,所以要改用「石槽」。
昔日農村有許多打石師傅,能將長方形石條中間打成一凹槽,成為餵豬用的器具。

主要材質類別:礦石類。豬槽的形狀有圓有方,主要作為放置豬吃的飯菜和飼料。若豬隻數量
不多,一般傾向使用圓形的豬槽,較不會有搶食時的擠迫情況產生,可防止小豬因推擠而死亡
。一旦豬隻增加,所使用的豬槽就會選用長方形。豬槽的材質多採石製,主要是考量其耐用度
,因木材較易腐壞。

文史調查─『茶簍子』採茶用


客語拼音:海陸ca lui+ er。

這是一個用竹子編製、採茶用的茶簍子,底部是菱形,簍口是圓形的,織工簡單、古樸,因年代
久遠,又曝曬於陽台上,有些地方已破損無法使用,是美中不足的地方。

竹編透過師傅的巧手,加上巧妙的藝術構思,更結合其豐富的生活經驗,設計出各種鳥獸蟲魚和
生活用品,像蟬形簑衣、龜形簑衣、籮筐、碗櫥、餐桌椅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可惜因其保存不易
,留存的並不多。

茶簍底是菱形,身為扁形,口為圓用1cm的竹篾密編而成,採茶時背在腰間,因為採茶是在茶樹
間走動,茶簍是竹編硬的,不用擔心被樹枝刮破,可以專心採茶。

文史調查─『草叉』編織工具


製作橫經席,雖然只要蓆草(圓草、方草)、麻線等簡單原料,但製作起來還要有木織機、紡線機
、『草叉』等設備和工具。

用來編織橫經席的木製機械也很獨特,當地人將其稱為木機,也叫“席床”。木機由席訂和席栲
兩部分構成,均選用堅硬重實的木料製造。另一輔助工具就是用竹片做成的『草叉』,長度比草
席的寬度稍長,約四尺五寸,頭部有一叉口,用以叉住蓆草往席床麻線開口的中間穿過編織,此
工序俗稱送草。

文史調查─『礱勾』推動土礱


竹編「土礱」主體分上下兩層,外殼是竹子編織而成,中間還架構木板齒輪和不鏽鋼軸心,內部
用紅泥土紮實填滿,故稱之為「土礱」;它其實以多種複合材料製作,包括推動「土礱」的「土
礱勾」也是木製品。「土礱勾」的製作還真是一門學問,這支推動土礱的長勾,必須是一根頭灣
尾直自然成形的原木,而且大小也要適宜。

土礱的主體分上下兩層,外表以竹子編織而成,中間架構木板齒輪和不鏽鋼軸心,內部則用紅泥
土填滿,由於,用到土為原料,舊時才有土礱的名稱。除此之外,土礱還採用多種複合材料,像
推動土礱的土『礱勾』。

文史調查─『切草刀』割稻草


切稻草的器具,春耕是農忙的開始,農民先將曬乾的稻草,以「切草刀」裁成數段,散落
田間作為有機肥料;這切草的工作,大都由孩童來代勞。田埂保有蓄水的功能,農民需要
平時保固,清理水道、鏟除雜草、劈平田岸等農事,得依靠「鋤頭」和「田岸刀」來施工

文史調查─『泥磚斗』 磚模


磚是以紅磚為主,民家用以造屋,牆壁顯得朱紅色與綠野相襯,顯得分外顯明與詳和。造磚需要
磚模,才會大小完型,因此,磚的大小需求不一,而磚有不同的尺寸,有尺四磚,尺二磚、尺磚
,所以磚模的大小就不同。磚模是呈長方形,由四塊木板以磚大小組合而成,土磚因有水份故較
大,待燒後失水,磚就縮水而變小了。本件磚模為製作一般長方形的磚。

泥磚往往是用附近的紅土加黏土混在一起攪拌,攪拌均勻之後,為了讓結構更紮實,會將禾桿切
成一小段一小段,再加入混合,完成後,利用方型的模子(磚斗)定型,再將其堆疊。

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
文史調查─『秧架』 插秧農具


「秧架仔」如同「秧披」,為搬運秧苗至欲插秧田邊的工具。秧架是用來放置秧苗的,可以用
扁擔的兩端各掛一個秧架來挑秧苗。它是由兩根竹子和鐵線製做而成的,兩根竹子的末端看起
來有點尖,那是為了方便把它插在田裡而設計的。

「秧披」、「秧架」以竹片編製,竹子帶著堅硬的表皮「篾青」,形狀粗糙而堅固耐用。「秧
船」木製,扁圓桶形,底部刨修圓滑,在水田中移動滑行。甚為輕便。

「蒔田管」以竹管或鐵皮製作,套於拇指上,朝外部分呈尖刃形。

秧架:是由竹或木造成,一般長約二尺七,寬約一尺,做成長方形的擔座或置秧架,架邊用兩
根粗鐵絲做成提把,及成為挑秧苗的擔架。兩個架子用一扁擔挑起,就是挑秧苗擔。

文史調查─『檀笥櫥』 雕花衣櫥


櫥與櫃都是傳統家具,收藏日用物品之用,櫥比櫃在體積上要小,樣式和結構各異,如碗櫥、書櫥
、和衣櫥等都在正面裝門,比較接近於櫃。本件文物,可稱為衣櫃,因形比一般櫥要大, 高約160
公分, 框架式的結構 ,兩側和后背網板,正面裝門,四框通足落地,兩足間裝橫條,櫃有圓角櫃
和方角櫃之分,圓角櫃轉角處木枓為圓孤形,櫃頂裝「櫃帽」向四邊突出,正面門下有抽屜,櫃門
上有雕飾,故稱「雕花衣櫥」。

「檀絲櫥」即「衣櫥」,木製,有上下兩層,上層為櫥,分單門與雙門兩隔,單門外面附有鏡子,
可以整肅儀容,內部空間可懸掛大衣、風衣、西裝、洋裝等較長或厚重的衣物;雙門內部空間可懸
掛襯衫、褲子較短或較輕便的衣物。下層有數個抽屜,方便衣飾、日用品的收藏。

文史調查─『米篩苜板』 篩板


製作客家美食必備的工具,當米苔目要下鍋前,就要經過篩板擠壓,成條狀而入鍋後遇熱水定型。

米苔目製作是將米漿穿過孔洞從孔中流出,到滾水的鍋中成為一條一條如洞大小的米粉條,這些米
粉條煮熟後撈起就是米苔目。因此製作米苔目只有一個過濾器就可以,過濾器有利用涻槓桿原理壓
榨成條的方式,也有用鑽洞的方式,甚至有用瓢器鑽孔來製作,本件銼米苔目板是利用凹板鑽洞,
凹板盛裝米漿避免溢出。

文史調查─『鍋揜』 遮閉飯菜


客語拼音:海陸 vog`kiem–zhug zhiˇvog`goi。

鍋蓋由竹篾編成,有大小之分,大的蓋子蓋大鍋,小的蓋子概小鍋,成圓椎形,燒飯時因蓋子高出
鍋上,可以架蒸架,蒸架上可以放置要蒸的食物,因鍋蓋高所以在蒸架上尚可放要蒸的食物。

鍋揜是用1.5公分竹篾編成,邊由兩片上下4公分竹片夾住,以藤皮綁住固定。早期民眾用來蒸糕、
粄時蓋在鍋上的家具,其優點是在蒸煮時,竹製鍋揜水蒸氣不會回滴,蒸的糕、粄表面很平滑。

文史調查─『飯撈』 飲食器具


飯撈:以竹子編成的勺形食器。昔日以鍋煮飯,煮熟後仍有米湯,飯撈乃用以將飯粒撈起、將
米湯瀝出之用。農村生活中常見到三、四代同堂而居,大夥人一同吃飯時就須煮大鍋飯,飯撈
就是洗米用具。飯撈即飯籬,是把鍋子內所煮熟的飯,從飯鍋中撈起來,以便成乾飯,飯撈的
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做為撈飯之用。

客語拼音:海陸pon+ leu。竹皮編製而成,是昔日農村婦女煮飯時撈飯的工具,撈飯時,米
粒不會流失,而飯湯則會流出,即成乾飯。材質:竹。飯撈是用竹子編成的勺形食器,一端接
上一根彎木頭作柄,固定在勺形器上,勺以六角形的編織方式所編成,有孔餚。飯撈這個名字
的由來,係由於飯在煮熟後,仍有米湯,飯撈即是用來將飯撈起,將米湯瀝出之用,故稱之為
飯撈,也稱「飯籬」。

文史調查─『尿桶』 排泄器物


室內排泄用器物,有各種款式大小。農家搜集人或家畜禽排洩物,可做為自然有機肥料,因之
昔日常有專人擔任蒐集排泄物之工作。古代房間裡通常放有尿桶,就和現在的沖水馬桶功用一
樣,以前的三合院廁所都設在外面,晚上上廁所時,需要摸黑到屋外去,很不方便,所以以前
的人就在房間裡放了尿桶或夜壺,半夜想尿尿的時候,就比較方便,尿桶是木頭做的,上面有
蓋子,一般放在紅眠床的旁邊或床底下,每天早上將尿桶拿出去倒,再用清水洗乾淨,曬一下
太陽,再拿回房間去放。

以前放在臥房上廁所用的器具,放在房間的桶子,如果有人半夜尿急時使用。尿桶用木板圓形
加以組合,如此外圍以鐵絲在圈緊,由於可能有縫隙唯恐會滲漏,所以用木屑放入加以輕打入
縫隙中,尿水不會漏。

文史調查─『大毛蘭』 毛蘭


「大毛欄」以竹篾或藤篾製成,主要為年節及婚喪喜慶「打粄」時,「搓粄」 之用(以手在毛欄上
搓揉除去水份後的米漿),亦可充當容器,放置欲曝曬菜乾(如豆乾、菜哺乾、鹹菜乾等)之用。

每逢大豆和稻穀收成的時候,如果風大量不多,農夫不想用鼓風車分離雜物時,就會把它們裝進磨
籃裏,然後一把一把的把它們抓到空中撒下,風就會把較輕的雜物吹掉。此外在製作菜乾時,把菜
放在倒蓋過來的磨籃上面晒太陽,既方便又乾淨衛生。

文史調查─『穀篩』篩稻榖


穀篩篩稻穀:豐收的稻穀必須先完成曬乾的工作,可是剛收割的稻穀參有部分的稻草梗節在
其中,所以要先用竹編製作的器具---榖篩,將稻穀和稻草梗分離。

穀篩: 篩者站路於前面雙手握住框把手,一前一後推拉,穀粒篩落地上,稻芒、草莖則留
在篩上。另外也有以手捧起混雜的稻草、穀串,利用風力飄揚,稻草葉子隨風飛走,穀串
較重就垂落地上。

以木為框兩側邊框向凸出為把手,底部張著鐵絲網,以筲箕盛稻穀倒進篩網中,篩者站路於
前面雙手握住框把手,一前一後推拉,穀粒篩落地上,稻芒、草莖則留在篩上。另外也有以
手捧起混雜的稻草、穀串、,利用風力飄揚,稻草葉子隨風飛走,穀串較重就垂落地上,即
「天工開物」所敘之「簸揚」。

文史調查─『插箕』盛裝稻穀


出桶:機械桶後面的稻榖快滿半桶時就使用「插箕」盛裝到米籮內,裝走後機械桶要拖動
移位也比較輕鬆。

「插箕」的質材有竹製與鋁製,竹製者大都使用桂竹,取其浸濕後不長黴的優點,往昔「
插箕」是農村必備品,洗米、洗菜、量穀,將穀置入風鼓車等都用「插箕」。鋁製者大都
用在量穀、將穀置入風鼓車時。

完成秧床後,農夫會將發芽的稻種放在竹製的插箕,走在秧田溝中,左手持插箕,右手抓
種子撒在秧床。以粟箕嘴插入榖堆中用手撥榖入內,以兩手持粟箕兩邊,把稻穀傾入麻袋
等容器中。

文史調查─『畚箕』搬離稻草


畚箕又名「糞箕」也可叫「畚鬥」,古名「筲」,竹編器,狀似畚斗,畚箕是用藤心、草繩
或竹木編盛物器具,用竹篾製成,用做揚去谷糠或盛物的器具,也可以用來挑推肥撒播所以
又叫「糞箕」,用扁擔挑運或以兩手握畚箕搬運。

俗云:「頂司管下司,鋤頭管畚箕」,可見鋤頭與畚箕的關係密切,也是農業社會中不可或
缺的生活器物,它的形狀象U字形,前面部分與地面平行, 後面成拱形結構,逐漸伸向前部
與地面平行,而且具有很大的深度,這樣,穀物可以容易地灌入,另一種則是鏟東西用的,
邊上有兩個短的把柄,在建築勞動時,用來搬運泥土或
石頭。

用途:堆肥、土石、草、菜等運。

使用方法:裝土糞在畚箕內,用扁擔挑運或以兩手握畚箕搬運。

使用年代:沿用至今。

文史調查─『搖籃』嬰兒床


「竹搖籃」由竹篾編織成長橢圓形盆狀,一邊加蓋,內鋪麵粉袋或碎花布,可擋風遮太陽,再
繫上繩子,懸掛於樑下,即成搖籃。農業社會時,大部分小孩都曾在竹搖睡過。

台灣盛產竹子,竹製器具在民間生活中,一直擔著重要角色,竹子的利用率幾乎是百分百,即
使加工整形削下來的廢料也可以變成紙漿成為造紙的材料。過去農村「台灣之子」都是睡竹搖
籃長大的,農忙時節田邊的陰涼處,可以一邊照顧幼兒,一邊工作,竹搖籃就邊照顧嬰兒。

文史調查─『細毛蘭』毛蘭


「毛欄」以竹篾或藤篾製成,主要為年節及婚喪喜慶「打粄」時,「搓粄」之用(以手在毛欄上搓揉
除去水份後的米漿),亦可充當容器,放置欲曝曬菜乾(如豆乾、菜哺乾、鹹菜乾等)之用。

毛欄:或叫毛蘭,製茶時揉製茶業的用具,做粄時也可以拿來揉製粄脆。揉好湯圓時放在上面脫水用
的。以竹篾或藤篾編成,主要是在過年過節及婚喪喜慶打粄時搓粄用,以手在毛欄上搓揉除去水份後
的米漿,亦可充當容器,放置欲曝曬菜乾之用。

文史調查─『毛蟹笱』補毛蟹


毛蟹笱是用0.5公分竹篾編成,是早期民眾用來抓毛蟹用的工具,內層為漏斗形,毛蟹只能進
不能出。以前本地抓毛蟹時節是從每年農曆十月起到次年正月,這個時節是肥美的毛蟹要到海
裡下蛋,抓毛蟹的人,傍晚在行水河道上用石頭築兩道V形石壟填上泥土,將毛蟹荃口朝上游
,固定在V形石壟底端(下游),第二天荃裡就有毛蟹了。

客語拼音:海陸mo`hai ho 。用竹篾編成口寬而大、身扁而長的毛蟹笱(客音同吼)來抓毛蟹


蟹簍的形狀好像魚筌,身大、口大、網目也大,簍口形狀宛如喇叭。使用時,口部逆向著水流
<朝著上游>,壓在V字形石磊尖端,利用有落差的急湍水瀨。秋冬時期,為溪中蟹類的求偶
期,蟹群紛紛外出,往往順流而下,至水瀨時,為了求省力,螃蟹將會縮腳,任憑水流而下,
便被沖進了蟹簍內,因為簍嘴有篾鬚,只能進入不能逃出,於是螃蟹便落入漁夫所設的陷阱中
。 台灣溪流的螃蟹,以兩蟄長毛的毛蟹最肥大最有名,是秋冬的佳餚。

文史調查─『禾鐮籃』收納使用


客家話稱割禾(割稻)的小鐮刀為「禾鐮仔」,由於「禾鐮仔」體積小,若隨意放置,需要用時
不易尋找,故有「禾鐮籃」的出現,用以放置「禾鐮仔」。

「禾鐮仔」是一種刀刃有斜紋鋸尺的短鐮刀,專門用來割稻,機器房(打穀機)的聲音震天價響
。割完稻,接下來是曬穀。將田裡載回來的穀子鋪在禾埕上,做成一壠一壠,好方便翻曬。套
耙翻穀聲成天響著,不到十分鐘就得翻一次,這樣稻穀才會曬得均勻。祈盼天氣日日睛,讓穀
子早早曬乾,否則逢雨發芽可就麻煩了。

客語拼音海陸:vo liam lam,客家話稱割稻的鐮刀叫禾鐮仔,由於禾鐮仔體積小,若隨意放
置需要時不易尋找,故禾鐮籃的出現,就是用來放置禾鐮仔的籃子。禾鐮仔體積小,所以用籃
子裝於內才方便尋找,並於另一邊製作鐵鉤,方便外出工作時可吊於單車上或牛車。

文史調查─『水果籃』裝水果


「竹籃」為由竹篾編織的籃子,上有把手,可挑亦可提,因用途不同,可充當菜籃、牲儀籃、
水果籃等使用,為昔日居家常用的竹器。

過去農業社會以竹編編製成的提籃相當普遍,但因編織竹籃時必需先剖竹子皮再加以編織,不
但相當費時且容易受傷,因此從事編竹籃的工作以男性居多,但隨著時代進步,編織的材料也
更加先進,不少人以打包帶代替竹子板來做竹籃的編織。

文史調查─『舀籃』裝盛使用


「舀籃」為由竹篾編織的籃子,上有把手,可挑亦可提,因用途不同,可充當菜籃、牲儀籃
、點心籃等使用,為昔日客家人居家常用的竹器。

原色帶皮竹片編織,籃邊有可吊掛繩索的扣環,遵循傳統編織,堅固耐用,傳統婚嫁的聘禮
盛裝竹籃,依各地風俗的不同,有裝酒、半豬或豬腳、香炮燭金、麵線、鮮魚、年糕、囍餅
,傳統攤販用舀籃,在古裝片中,有時會看到小攤販會以扁擔前後各挑一竹籃,內裡收納欲
販售的物品,台灣早期也常可看到,現今用途多使用於,傳統婚嫁用品,麵包店的長條形法
國麵包籃,大賣場裝置水果,具特色的店面裝置販賣的產品,用途反而比以前更為廣泛。

文史調查─『草鞋』穿戴使用


「草鞋」穿起來有冬暖夏涼的效果,只不過草鞋唯一的剋星─水,會讓草鞋變的鬆鬆的,
如果不趕緊曬乾的話會讓草鞋腐蝕、生蟲。因為古代沒有鞋子,所以古代人出門時都喜
歡穿著草鞋,到了後來有鞋子的時代,草鞋的穿著就沒有那麼頻繁了,人們只會在婚喪
喜慶時依照慣例穿著,到了現在,人們只是偶而在石頭路上穿一穿,也因如此,草鞋的
這們文化也漸漸落寞了。

從前的客家人,遠征山上砍藤條,挑回來曬乾後,變賣補貼家用『可做椅子、沙發椅』
。來回4個小時以上,這樣辛苦的工作,要是赤腳去,回來大夥又背負重物,腳底承受
不了。於是穿草鞋是最佳選擇啦!更何況草鞋又是自己編織的,可以同時準備好幾雙,
因為損毀率很大。

編織草鞋可依人的大小尺寸,馬上量出,即刻動手,且熟手很快完成。就連小朋友尺寸
依然沒問題。也可在街市隨意買到,就這樣草鞋流行了一陣子,直到膠鞋、步鞋漸漸出
現後,草鞋才慢慢的退出江湖。

文史調查─『托柈』裝盛器具


「托盤」主要在端菜或湯上桌食用時,可避免燙手及一次可端數碗 ( 或數盤 ) ,現在的
托盤,在質材上大都為鋁製或不鏽鋼製。

祭祀神明祖先或招待客人用餐,以托盤置供品、餐點以示恭敬。「五牲盤」脫胎於商代禮
器「豆」,以及周代禮器「盤」,兼具豆之圈足,與盤的淺腹無耳。木製,上漆赭色,為
放置牲儀、水果等用以供祭神用托盤。喜慶宴客端菜用,除防止燙手外,同時可端送數盤
菜餚。

文史調查─『花籃』裝飾器具


花籃插花是指用木、竹、藤等材料編織的籃子作為花器,內放花泥、鮮花或倣真花、幹花
作為插花素材,根據各種禮儀活動的不同場合和用途而製作的插花藝術品,簡稱花籃。因
為花籃插花是以花籃為花器,所以花籃插花同瓶花、盤花、碗花、筒花、缸花、缽花等插
花形式的主要區別是插花的花器不同。

由於花籃插花有便於攜帶、形式多樣、製作省時快捷、宜於養護保鮮等諸多長處,所以,
花籃插花經常出現在各種禮儀活動中,比如開業慶典、探親訪友、展覽揭幕、演出祝賀、
婚禮慶典、生辰祝壽、誌哀憑吊,等等。

各種各樣的花籃在不同的場合起到了彰顯禮儀、營造氣氛、裝點環境、聯絡情感等不可替
代的作用和功效。

文史調查─『洗身楻』洗澡用


「洗身房」為泡澡用的「浴桶」,日文稱「風呂」。由檜木或其他硬木手工組合而成,側面
底部有孔,可生火,透過內部鐵管加溫,將桶內之水加熱,至適度溫度時即可進入浸泡。一
般家庭使用「洗身房」,大都為全家浸泡,由長輩先洗,然後年輕輩、小孩子依次進入,為
避免弄髒水質及傳染皮膚病,進入之前,需先將身體洗乾淨。

文史調查─『秤砣』 量重


桿秤與戥秤所用的金屬重錘。多為六面稜柱或立方體,懸掛在秤桿一端,可左右移動以量
輕重,亦稱為秤錘(歇後語)鐵了心。

「公不離婆,秤不離砣」,說明「秤子」與「秤砣」關係之密切。早期「秤砣」由石製,
後來才有銅製或鐵製,但無論質材如何,「秤子」與「秤砣」的製作,均受官府管制,以
維護交易的公平性。

(俗稱秤頭)是早期先民用來測量重量的一種度量衡工具之ㄧ,打石師將石材打成錘狀,
上端鑿有繫繩子用的小孔,但現在已被電子秤、磅秤所取代,已無人使用;在鄉間,目前
它的新功能可能是用來壓製各種醃製品或純屬裝飾品了。

吃下秤砣,心便如鐵砣般堅硬。比喻心意已定,任何事情都難以改變,一般在較舊之中藥
房或米店,還有人在使用"秤"。

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文史調查─『焙籠』焙茶使用


『焙籠』是用竹片編成,直徑約60公分,高約60~65公分的圓筒形竹籠,上下無蓋,內有
竹篩。使用焙籠乾燥茶葉時,將揉捻後的茶葉,攤在焙籠中,每籠2公斤,置於焙窟上烘
焙,焙籠放上焙窟前,應先用雙手輕打焙籠數下,以防止茶末掉落到焙窟內燃燒發生煙味
。初焙溫度為105~110℃,初焙時應不斷將焙籠移出 焙窟翻攪茶葉,使茶葉乾燥均勻,
初焙時間為3~8分鐘。

焙籠放入焙窟前,先得輕敲焙籠數下,將茶末篩出,並輕輕置於焙爐上,以免茶末掉落焙
爐內,受熱燃燒,使得茶葉吸收煙味,毀了品質。以焙籠焙茶,約1~3小時翻焙一次,將
焙籠提出焙爐外,放置[軟簳](擇日補圖)上,將茶葉予以上下翻面,或將茶葉倒出合均勻
後再放入焙籠中,在將焙籠置回焙爐上。焙茶或翻焙時,茶葉每焙大致可焙5~10斤左右,
視焙籠大小而定。茶葉擺至網篩上,需成凹字型,內環小圓須讓熱氣透過,不可將網篩完
全阻塞。

使用焙籠來焙茶原味較不會散失,香味也較好,能保留其原味,同時乾燥度也夠;在茶葉要
放入焙籠之前,要先把茶葉渣篩掉,焙籠中間留個洞使其透氣,放入時要小心輕放,而如果
是老茶就必須以烘焙機快速烘過再入焙籠,需要的溫度就比較高一點。

文史調查─『箱籠』放置物品


編器的編製材料,大多取用竹材,以竹皮或竹桿劈成竹篾,再運用各種編法編製而成的;籐材
堅靭可彎曲,是僅次於竹材的材料,適合螺旋編法;月桃也是編材之一,產量較少,多用來織
蓆、編籃等。籃口以竹片圍成,下方編織成籃,底呈現方形。類似梯字形的竹籃,用來放置衣
物的竹籃,傳統的月桃編作品,除了蓆子外,熟練的技巧還能編出精緻的提藍、針線盒、首飾
盒和置物袋等。

「箱籠」為方形的竹箱,大的可置放衣物,即為整齊、方便。也可放家中大型的保暖物品,例
如:棉被…都非常的實用喔!

文史調查─『籠床』炊事使用


蒸籠的金門話叫籠床。蒸籠分兩個部分,即籠身和籠蓋,其材質多為木製。一副木製蒸籠包括
兩個籠身和一個蓋更三層。

籠埔則是籠床的附屬物,通常一副籠床會配上一格籠埔,這是一片竹編的隔板,是用來將冷掉
的糕粿重新蒸熱的器具。

「籠床」為客家話對「蒸籠」的稱呼,形狀有圓型或方型,傳統「籠床」的質材有竹、木、藤
,一組「籠床」由兩至四層組成。使用時將「籠床」放置大鑊 ( 亦稱「鑊嬤」,即鐵鍋 ) 上
,鑊內放水,再以大火燒煮,以水蒸氣的熱力將「籠床」內的食物蒸熟,亦可將熟食加熱食用
。最主要的用途是過年時的「炊甜粄」蒸年糕,以及過節時「炊粄」,作成各式應景的糕點。

文史調查─『菜籃』裝置各菜類


使用方法:油菜園將摘好的菜放籃中以扁擔挑回或至市集兜售。先民生活勤儉,珍視所有資源
,而且一切物品都是有機物,都得一用再用,直到不堪使用,才回歸大地做肥料。因此,無論
是上街購物、到菜園拔菜或到溪邊洗衣,都使用「菜籃」。

曾幾何時,社會富裕了,認為提菜籃既難看又俗氣,購物時,美麗的塑膠袋或紙袋一裝,又方
便又大方。回到家,這些包裝就成了垃圾,焚化後,變成有毒的戴奧辛,污染空氣和水源,殘
害人體健康。貪圖一時方便,結果得不償失。

客語拼音:海陸 tai+ coiˇ lam。大菜籃是底方上圓用1cm的竹篾編成,籃口用0.2cm細竹篾
收編,籃底粗編方便排水。通常是挑兩個大菜籃到田園採青菜、甘藷、蘿蔔、番藷葉、花生等等
,採收後挑回家。

文史調查─『飯甑』炊飯使用


「飯甑」是以前炊飯的容器,古時以陶器製成,後世才用木材合成,也可以說是飯籠。飯甑在
以前是主要的煮飯器具,有大有小。後來一般人家煮飯,除了世胄之家,一般人已逐漸少用它
直接煮飯了。而是先把米洗淨放在「大鑊頭」煮,等到快要熟時,便用「飯撈仔」﹙飯瓢﹚撈
起來放到飯甑理,再放到鍋子裡架著炊熟,這樣炊出來的飯,香Q又沒有鍋巴,難怪大家都說
「大鍋飯小鍋菜」特別好吃。

如果當餐沒吃完,下一餐稍微炊一下即可吃了,方便省事。撈完飯剩下的「糜飲」﹙飯湯﹚還
可用來餵豬,或者給不夠奶吃的幼兒當補充品。另外,客家人還習慣用「飯甑」炊糯米做「粄
」,尤其是做「餈粑」,粑在客家點心中,是最為人所稱著的,所有的喜慶宴會,廟事佛誕,
都少不了它。在飯甑中炊熟的糯米,倒出來搗成餈粑,特別的細軟而好吃。

所以到了除夕,家家戶戶炊米做板,遊子歸鄉過年,闔家團圓,喜氣洋洋,不管富貴貧窮,年
夜飯總要做得特別豐盛,吃著美酒佳餚,飯甑要裝滿了飯,哪有空著的呢?大戶人家更不只一
個飯甑,一來使過年時人人吃得飽,二來一定要有剩下,留到明年﹙其實是明天﹚吃,因為新
年那天,習慣上是不煮飯、洗衣、洗澡等作任何事的,小孩看到也會自然的說:「舊年的飯還
有」,討個糧食豐足、年年有餘的好兆頭。

現在煮飯以電鍋代替了古時的飯甑,只要開關一按,蒸煮炊燉,悉聽尊便,平時很少煮多餘的
飯菜,如今大概唯有這餐年夜飯恐仍不免俗,還是「力求有餘」,飯鍋仍是煮滿了飯,不使它
空著的。

「年三十暗晡個飯甑」的確沒閒著的,所以人們常用這句話來表達沒空,忙得不可開交,有時
可以委婉拒絕別人的請託,有時可以對人含蓄表明自己無法答應別人的歉意,有時也可說明他
人最近的狀況,不問可知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人們不能天天像「年三十暗晡個飯甑」那樣沒
空,如何真誠善對他人或懂得「偷得浮生半日閒」的道理,保持健康的身體,才是人生的財富

文史調查─『魚笱』捕魚器具


客語拼音:海陸Ng ho。

筌也叫魚笱,是由竹篾製成,首先由篾匠把竹篾剖成約4公釐見方的竹枝,再由竹藝師父或
會做魚笱的人編製魚笱,此為傳統手工藝,專業性很高,不是人人都會做,手藝好的人約二
天可以作一個(支),大小由製作者決定。

魚笱一般高約1 公尺多,寬約30至50公分,成圓葫蘆狀,內部、頸部另加裝一套竹刺,以防
魚逃出,前緣向外展開,以便魚兒進入,腰部較寬可多裝些魚,尾端編成一個小圓口,便於封
口,打開時,方便把魚倒出來。

魚笱是早期民眾用來抓小魚 溪蝦用的器具。把竹子鋸成長50公分,再劈開削成0.2公分細竹籤
,用0.2藤皮平行綁緊,作成鐘形,收編由0.3公分竹篾編成,內層為漏斗形,魚蝦只能進不能
出。抓魚蝦時,利用河水較少時,在行水河道上選一段,用石頭和泥土築小土堤阻隔,形成一個
水池,上下各留一個缺口,將魚筌固定在缺口處,讓河水流過魚筌,池裡的魚蝦往上、往下游,
都會游進魚筌裡。

文史調查─『米籮 』盛裝稻穀


出桶:機械桶後面的稻榖快滿半桶時就使用插箕盛裝到「米籮」內,裝走後機械桶要拖動移位也
比較輕鬆。

米籮:是上圓底方的竹編器具,盛放穀物或白米之用。在播種之前,將「種穀」裝在米籮之中,
泡進溪或溝的水中,使「種穀」吸收水分以利發芽,大約三四天〈視季節天候〉後再把整個米籮
從水中取出,水自然從米籮縫中流出,再用麻袋或其他同類物品覆蓋其上,一來可保持種穀的溼
度與溫度,二來可防雞隻啄食;早晚最好翻攪穀粒,種穀發芽方能均勻,大約過了幾天,種穀就
會發出白色的芽。

米籮主要裝穀、裝米的搬運容器,我們家平常也裝水果,可說是多用途容器。除是寬口造型外,
與其他竹編容器相較,大同小異,但精緻多了,裝滿一擔米(穀)可重達百來斤。

一般農家收割搬運稻穀分兩種,大戶或較優良田,交通方便,是以麻布袋、牛車裝運,而所謂蓑
衣丘笠母(斗笠)丘的梯田(形容大小不一的稻田),就要靠米籮搬運了,辛苦又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