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民有利用「龜殼」來遮雨;「龜殼」毋是真正的龜殼,是利用竹片編作龜殼型,內底舖竹葉。
龜殼較輕方便搓草、插稻仔的空揆,但是一般出入就無適合穿。舊時農民在插秧搓草時遮雨用的
器具,龜殼須配合斗笠一起使用。
農夫低頭彎腰一排排倒退插秧,用竹編的「抹刀」抹平田土,「秧船」、「秧篦」裝秧苗,「蒔
田管」剪植秧苗至土裡保護手指,下雨天時穿麻麻刺刺「簑衣」,須低頭彎腰插秧挲草(除草)
就改穿「龜殼」,這些是早期的農作工具。
充滿人文風情的景點,無不蘊含著社區居民長久累積下來的生活方式、文化風俗,南埔也將好好善用這些優勢,將在地特有的客家農村文化,透過人文休閒觀光方式,讓更多人知道這裡的閒逸美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