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文史調查─『土礱』穀子磨擦剝離


「土礱」,是台灣早年農家用來碾磨稻穀的一種器具,現在已經很少見了。

土礱碾磨稻榖去除穀皮,叫著「礱穀」。穀子的外殼經磨擦剝離後,就變成了營養豐富的糙米,
穀皮就叫「粗糠」,成了農家的燃料或餵養家禽的飼料。礱,現在已成了骨董,尤其電動碾米機
問世後,土礱就再也沒有人製造了。現在碾米廠的「土礱間」,都是電動碾米機,空有「土礱」
之名而已。

古時候的礱,是就地取材用石頭打造的,因此以「石」為部首,稱為「礱」,也有用木頭雕製的
,叫「木礱」。石材和木材當年都是就地取材,得來容易,可是製造起來卻相當費時費力,後來
農民改用黏土、木片和竹子為材料加以編造,就叫著土礱,雖然也需要技巧,但是卻是簡單多了
,而且土礱打榖子跟石礱一樣堅固耐用。


製造土礱,需要極為專業的技術,更需要有一雙巧手。土礱非常重,搬運不方便,從前的農家要
編製土礱時,都是將師傅請回家中,供師傅吃住,直到土礱製造完成。圓形的土礱分為上下兩座
,外框是用竹篾編成的,編工相當精密,上下兩座接和的邊緣,還要編出幾圈可以剝離的外圈,
以備磨擦面的木齒磨損時,可以剝去一圈,讓木齒露出,繼續磨穀。一段時間後,再磨損了,再
剝去一圈,直到土礱再也不能使用為止。

外框編好之後,框內填入由紅黏土、煮熟的糯米和鹽水攪伴而成的內容物,還要盡力擠壓,同時
,再將預先剖好的,木質相當堅硬,通常都是以木頭的中心所製成的長方形角材崁入其中。木角
材要按一定的方向相錯地排列崁入,這是「土礱」磨穀的「木齒」,非常重要。

待紅黏土和糯米乾燥後,硬度與石材一樣堅硬,此時竹、木、紅黏土、糯米緊密結合,土礱就完
成了。上下座土礱之間留有磨穀的空隙和存放稻穀的空間,當稻穀從方形的漏斗孔中倒入,只要
以人力轉動土礱上座,稻穀就會流入木齒中,不停碾磨,稻殼和糙米就由土礱下座的緣溝流出。

從前有一則謎語:「竹唇柴齒,食粟放米。」就是形容土礱有竹編的嘴唇,木頭製的牙齒,吃進
粟,放出米。編製土礱的技藝需要拜師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,但是這即將失傳的技藝,連師傅都
找不到,即使想學也沒處學了。竹編土礱,現在只能在博物館或文物館才能見到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