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文史調查─『焙籠』焙茶使用


『焙籠』是用竹片編成,直徑約60公分,高約60~65公分的圓筒形竹籠,上下無蓋,內有
竹篩。使用焙籠乾燥茶葉時,將揉捻後的茶葉,攤在焙籠中,每籠2公斤,置於焙窟上烘
焙,焙籠放上焙窟前,應先用雙手輕打焙籠數下,以防止茶末掉落到焙窟內燃燒發生煙味
。初焙溫度為105~110℃,初焙時應不斷將焙籠移出 焙窟翻攪茶葉,使茶葉乾燥均勻,
初焙時間為3~8分鐘。

焙籠放入焙窟前,先得輕敲焙籠數下,將茶末篩出,並輕輕置於焙爐上,以免茶末掉落焙
爐內,受熱燃燒,使得茶葉吸收煙味,毀了品質。以焙籠焙茶,約1~3小時翻焙一次,將
焙籠提出焙爐外,放置[軟簳](擇日補圖)上,將茶葉予以上下翻面,或將茶葉倒出合均勻
後再放入焙籠中,在將焙籠置回焙爐上。焙茶或翻焙時,茶葉每焙大致可焙5~10斤左右,
視焙籠大小而定。茶葉擺至網篩上,需成凹字型,內環小圓須讓熱氣透過,不可將網篩完
全阻塞。

使用焙籠來焙茶原味較不會散失,香味也較好,能保留其原味,同時乾燥度也夠;在茶葉要
放入焙籠之前,要先把茶葉渣篩掉,焙籠中間留個洞使其透氣,放入時要小心輕放,而如果
是老茶就必須以烘焙機快速烘過再入焙籠,需要的溫度就比較高一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